第(2/3)页 薛婆婆皱了皱眉:“怎么赶在这个时候来,时间多紧。” “总不能为了讨好外头人,就冷落了自家的亲戚,对不对?” 薛婆婆等白棠去了灶房,才品味出这句话里头的味道,微微笑起来。 这个大姑娘,说起话来一套一套,比外头有学问的男人都厉害。 真正这张嘴,要是想顶真起来,不饶人的。 “大姑娘又要做吃的了?”麦冬成天守着灶房,就盼着白棠过来。 “嗯,做些小孩子吃的点心。” “府里的几位小小姑娘?” “是,四叔家的。那可不能做平常的,四姑娘年纪小,喜欢些新奇的。” 麦冬赶紧撩起袖子来:“大姑娘说吧,要做什么?” “你会爬树不?” “会,乡下长大的,没有不会爬树的。” 麦冬还得意呢,菖蒲咳嗽着进来,她一下子想到了,大姑娘也是在乡下长大的,可能不爱听这样的话。 “后院那棵榆树,你爬上去,把榆钱挑些品相好的,摘下来。” “好咧,我这就去。” “菖蒲,院子里种的眉儿豆苗,我昨天瞧着都抽发出来,你把嫩芽都给采下来。” 薛婆婆好奇白棠会做什么,在窗外候了会儿,张口问道:“大姑娘,我能做些什么?” “有劳薛婆婆去前头的灶房看看,有送来的新鲜笋子,菌子,就说我这里要的,取一些来。” 这边都安排好了,白棠开始和面,烧麦皮要比饺子皮更薄,回头要上笼屉蒸的。 另外又拌一碗半稠的面糊,里面打了两个鸡蛋,慢慢都搅匀。 小陶钵中有煮熟的鸡头米,用水浸泡着,很适合小孩子吃。 “大姑娘,今天没有新鲜的菌子,只有春笋。” “不碍事,我这里存着干货的,用沸水泡了用。” “干货容易有泥沙,我来清洗。” “大姑娘,榆钱摘好了。” “大姑娘,眉儿豆苗都在这里了。” 第(2/3)页